国家标准《烈性酒质量要求 第1部分:威士忌》(GB/T 11856.1-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并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
新一版的威士忌国家标准旨在替代2008年版标准(GB/T 11857-2008),从而适应我国威士忌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需求,提升我国威士忌品质与市场竞争力。与08版相比,威士忌新国标新增以及修改大量内容,补充原标准分类术语体系,同时增加相关关键质量指标及检测的新方法。目前,中国酒业协会CADA和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都对新标准做出了权威解读:
近年来,中国本土威士忌酒厂数量和产能规模一路飙升,行业的快速扩张必然会引发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质量评价的相关争议。威士忌新国标的发布,旨在助推中国国产威士忌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国际标准对标接轨,并助推本土特色威士忌产品消费。
享威编辑部也在第一时间研读了梳理出了威士忌新国标的五大关键变化,并由此对未来中国威士忌行业的发展可能做出了一些梳理:
2025版的威士忌新国标最显著的变化之一便是标准名称和标准号的修订。原有的《威士忌》标准在与其他烈性酒类标准合并后,纳入了GB/T 11856《烈性酒质量发展要求》的框架中。新标准精确指出主要关注烈性酒的质量发展要求,而不再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因此,标准名称被修改为《烈性酒质量要求 第1部分:威士忌》。这一修改使得标准的适合使用的范围更精准,也明确了新标准的核心关注点——威士忌产品的质量控制。
在2025版新国标中,术语与定义部分的修改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概念的更新,并且与国际标准做了对接,明确规定威士忌是由谷物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陈酿、经或不经调配而成的蒸馏酒。且在理化指标中的酒精度要求不小于40度。
其中,2025版国标参考苏格兰地区等国际有关标准,规定单一麦芽威士忌在生产中不使用外源性酶,并采用铜制壶式蒸馏器进行2-3次蒸馏;其原酒在橡木桶中陈酿时间不少于3年,陈酿过程也不能加入橡木片、橡木屑等橡木制品。这一标准与国际主要威士忌生产和流通市场区域的相关法规接轨,适用于解决进出口贸易的国际对标等问题。
新国标在产品分类方面的调整是此次修订的核心之一。新的分类体系最重要的包含两大类:按原料分类的“麦芽威士忌”和“谷物威士忌”;按生产的基本工艺分类的“调配威士忌”和“风味威士忌”。
新增的风味威士忌是以威士忌为酒基,添加食品用天然香料、香精,可加糖或者不加糖调配而成的饮料酒。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风味威士忌既可以属于蒸馏酒,也可以属于配制酒。因此,2025版新国标加入了风味威士忌的概念,但风味威士忌产品的感官和理化指标不参照该标准执行。
风味威士忌的新增分类,不仅是对市场上某些创新产品的响应,也帮助业内企业明确了风味威士忌的生产与销售标准边界。这一措施为新兴的风味威士忌市场提供了规范,但也引发了一些新争议,如新兴跨界类威士忌风格产品的界定问题。
2025版新国标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所有的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尤其是在蒸馏、陈酿和调配等工艺环节,增加了明确的标准要求。比如,对于蒸馏酒精度的要求,规定威士忌新酒的酒精度应低于95%vol,陈酿过程中木桶的容积不应超过700L,有助于确保威士忌产品的质量和风味。
这些要求与国际标准接轨,为提升威士忌的质量提供了标准化的依据。此外,明确的生产的全部过程,不可以使用橡木屑等规定,也从根本上杜绝了诸如“快速工艺威士忌”之类的非规范化工艺操作,避免对消费的人造成认知误导。
新国标在感官要求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这些描述包括果香、花香、烘焙香、甜香等多种类型,并且通过引入程度副词,如“优雅”或“浓郁”等,帮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知和评估威士忌的风味。
2025版国标在理化指标方面也做出了修改。例如,新的标准设定了总酸和总酯的最低值要求,这些数值与威士忌的原料、陈酿时间和生产的基本工艺紧密关联。同时,2025版标准新增了高级醇的测定要求。高级醇包括正丙醇、异丁醇等化合物,它们对威士忌的芳香物质复杂性具备极其重大作用。这一修改反映了行业对威士忌风味复杂性的重视,同时也为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高级醇的控制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就2025版威士忌新国标的发布,我们也有幸采访了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元月:
威士忌国标为推荐性产品质量标准。但如果产品引用了该标准,则视为强制性引用,需逐一对标。产品检验、市场监督等都要以引用的标准为主要执法和检验办法。
新国标中未提及需要在中国完成生产,这是否意味着进口原酒在中国装瓶也能标注中国威士忌?未来对于推动中国产区认证等,威士忌专委会是否有相应计划?
没有对中国威士忌定义和范畴进行明确说明,因为新版标准是国家标准是产品品质衡量准则,产品质量标准不包括该内容范畴。2025年,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将启动中国产区认证等有关标准计划。
我们需要理解,国家标准始终处于与产业与时俱进,一直更新完善的状态中。随着 2025 版新国标的出台,未来陆续会出现更多威士忌相关的团体标准,不断丰富和完善国产威士忌标准化体系。如中国威士忌认证规则、威士忌橡木桶、威士忌软木塞、威士忌品评操作规范、威士忌侍酒师等标准都已处于计划状态,亟待出台。
未来,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将以新版国标宣贯工作为基础,着重开展以下行
尽管2025版威士忌新国标的出台对规范化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但也引发了若干争议和挑战。例如,风味威士忌的标准和风味描述方法可能会引起不同生产商之间对风味特征的理解存在偏差。此外,对于传统威士忌生产商来说,新标准并未明确橡木桶的定义,哪些木材在中国能够划归为橡木?还需要橡木桶的相关团体标准来补充说明。
总体而言,2025版威士忌新国标的出台是中国威士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标准不仅提升了行业的技术水平,也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更为清晰、可靠的产品分类和质量保障。在推动产业标准化的同时,新国标仍保持了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国际化竞争环境。
法律和标准是威士忌的骨架,风味是威士忌的血肉。2025版国标为中国威士忌铸就了现代而坚实的骨骼,而如何在这框架内孕育出具有中国色彩的风味,将是下一个十年的核心命题。
。